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,系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、國家級重點“小巨人”企業(yè)、湖北省制造業(yè)“單項冠軍”示范企業(yè)。公司位于光谷六路88號,現有員工400余人,研發(fā)人員占比44%,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200余項。公司已獲批湖北省企業(yè)技術中心,掛牌“武漢格藍若-陳學東院士工作站”;先后榮獲中國商業(yè)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,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,電力科技創(chuàng)新獎二等獎等榮譽。
公司堅持多賽道發(fā)展,堅持做高價值鏈產品,堅持長期主義。經過多年探索,逐步形成精密運動控制(機)、電網智能感知(電)、激光微納制造(光)三條主賽道。
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陳學東院士團隊合作,開展降減隔振頻率-減隔振動傳遞-穩(wěn)承載平臺-集系統設計的系統性研究,在負剛度、變阻尼、減隔振、穩(wěn)姿協同等方面形成獨創(chuàng)性成果,研制出40余種高端減隔振器并形成標準,廣泛應用于高精密制造裝備、精密檢測/量測設備、科學實驗儀器設施、超精密加工機床、精密醫(yī)療器械等領域,主要性能指標比肩國際領先產品。
公司基于高度集成一體化準直驅電關節(jié)技術,研發(fā)了國內最大的重載電驅四足機器人、高動態(tài)雙輪足機器人、全方位跨域移動無人運載裝備等。正在參與湖北省人形機器人整機技術攻關,即將推出首款面向勞動密集型作業(yè)場景的電驅動人形機器人樣機。
公司首創(chuàng)基于知識-數據聯合驅動的虛擬標準器技術,在國內外首次實現不停電條件下大規(guī)模在運互感器誤差狀態(tài)實時準確評估,突破了檢定只能依靠與實物標準器進行比對的傳統思路,先后被多名院士、專家評審鑒定: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該技術成果已在國網系統大規(guī)模應用。
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,開展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的系統性研究與創(chuàng)新應用。該技術突破了傳統金屬檢測方法的局限,相比于失重法、電化學法等,激光技術可以快速、非破壞性地評估材料的腐蝕能力。通過在目標材料表面發(fā)射短脈沖激光,誘發(fā)輕微燒蝕并產生特征光譜,通過智能算法進行光譜分析,可以快速準確的識別材料成分及腐蝕狀態(tài)。這一技術在材料檢測等領域具備廣闊應用前景。
公司以“服務國家高科技戰(zhàn)略,實現企業(yè)與員工雙發(fā)展”為使命,秉持“勤奮、責任、專注、分享”的核心價值觀,努力建設“格藍若命運共同體”,為加快發(fā)展新質生產力而不竭奮斗。
公司于2018年3月成立
公司現有員工超400人
研發(fā)大樓及廠房面積超35000m2
擁有自主知識產權200+
武漢格藍若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、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(yè)——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設立。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,擁有員工100余人,其中研發(fā)人員占比63%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91項。業(yè)務主要布局于超精密主動減振器、高端半導體制造設備控制系統、智能人形機器人等。
超精密主動減振器是保證芯片等半導體制造/檢測/量測設備超穩(wěn)定服役的關鍵,是我國高端半導體制造設備的核心功能部件。公司與陳學東院士團隊合作,開展高性能主動減振技術成果轉化,初步構建減振器設計、制造、裝調、檢驗、測評、服務體系。研發(fā)六類40余款主動減振器產品,性能指標達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,實現了高端半導體制造設備配套的主動減振器國產自主可控。
公司成立
現有員工
研發(fā)人員占比
自主知識產權
武漢格藍若電氣技術有限公司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、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(yè)——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設立。公司成立于2024年9月,擁有員工160余人,主要從事互感器計量性能智能監(jiān)測裝置、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在線監(jiān)測裝置等產品的研發(fā)、生產和銷售及相應在線監(jiān)測平臺開發(fā)建設等技術服務,致力于成為電力領域智能感知產品與服務的引領者。
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共建“電氣智能感知與人工智能技術中心”,深度融合運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新興技術,實現跨域級互感器群體在線標定、智能狀態(tài)評估與診斷、大規(guī)模運維管理等功能。首創(chuàng)的基于知識-數據聯合驅動的虛擬標準器技術,在國內外首次實現不停電條件下大規(guī)模在運互感器誤差狀態(tài)實時準確評估,突破了檢定只能依靠與實物標準器進行比對的傳統思路,先后被多名院士、專家評審鑒定: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
公司結合電力系統前沿學科方向,在多合一窄線半導體、油氣分離、光聲池、微弱信號檢測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并形成技術領先的“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在線監(jiān)測裝置”,可實時、精準、穩(wěn)定的對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的油中氣體成分進行狀態(tài)分析并提前預警,為國家建設數智化堅強電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。
高質量、高標準的生產環(huán)境
公司辦公、實驗室面積約
市級高新企業(yè)50強榮譽稱號
公司研發(fā)人員占比接近50%
年均研發(fā)投入>10%,建有EMC、環(huán)境、拷機、算法驗證、自動化、機器人等各類型實驗室,面積近8000㎡
共建格藍若-華科“電氣智能感知與人工智能技術中心”
共建格藍若-華科“激光微納制造聯合研究中心”
掛牌陳學東院士工作站
在建博士后創(chuàng)新實踐基地及博士后工作站
擁有核心知識產權200余項
團隊成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次
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二等獎1次
榮獲省部級獎項20次
· 出資8000萬元購買華科知識產權。
· 設立武漢格藍若精密技術有限公司。
· 設立武漢格藍若電氣技術有限公司。
·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期間,現場參觀公司創(chuàng)新成果。
2024-掛牌陳學東院士工作站
2024-掛牌華中科技大學國際學生校外實習基地
2024-湖北省人工智能典型應用案例
2024-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(yè)
2024-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
2024-成立激光微納制造聯合研究中心
2024-榮獲3551系列獎項
2024-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
2021-電力科技創(chuàng)新獎二等獎(電力協會)
2021-兩化融合證書
2021-省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(yè)
2021-瞪羚企業(yè)
2021-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
2021-年度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
2021-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(國網)
2024-軟件企業(yè)證書
2023-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--CMMI3證書
2023-高新企業(yè)證書
2023-第三屆湖北省高價值專利大賽優(yōu)秀獎
2022-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(yè)證書
2022-軟件產品證書
2022-全國商業(yè)聯合會科學技術獎-全國商業(yè)科技進步獎
2022-湖北省制造業(yè)單項冠軍
2022-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獎
2022-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